非遗动态
您的位置:首页 > 非遗动态 >

福建省大力推进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 非遗保护“见人见物见生活”

时间:2018-04-26   所属栏目:非遗动态  

  非遗数字化保护是选用数字化的搜集、储存、处理、展示、传达等技术,将非物质文明遗产变换、再现、恢复成可同享、可再生的数字形状,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,新的办法加以保存,新的需求加以运用。我省有高度丰厚的非物质文明遗产资源,省文明厅相应缔造了“见人见物见日子”的非遗保护传承系统。

  ——通过“互联网+科技+非遗”的方法,以“听得见的非遗”“带得走的非遗”“学得来的非遗”三种简略、贴近日子的数字化办法,展示非遗、讲好非遗故事。

  带得走的非遗,即通过扫描AR(增强实践技术)卡片、AR电子书,将非遗展品三维立体地呈现在手机上,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欣赏非遗精品、了解非遗故事。现在,现已结束的AR非遗项目包括:南音、妈祖信俗、我国剪纸、我国传统木结构营建技艺、我国水密隔舱福船制作技艺、我国木拱桥传统营建技艺、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、寿山石雕、惠安木雕技艺、福建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等。

  学得来的非遗,即以VR(虚拟实践技术)全景为基本形式,沉溺式、立体化地展示非遗项目。人们只需要戴上VR眼镜,便可置身在传承人的工作室中领会非遗,跟着学习非遗的技艺。记者了解到,已结束制作的“农民漆画”VR,是农民画和漆画两个非遗项目的数字化结合。初学者通过VR视频的教育,可通过操控手柄来领会制作一幅农民漆画的全过程。